在位于騰飛蘇州創新園的海昌創新研發中心,一個個關于創新的理念、想法正“蓄勢待發”。自落地以來,短短三個月內,研發中心已經與園區多所高校達成合作。目前,研發中心已招募近10名研發人員開展培訓,另有數名外籍留學生加入外貿銷售團隊,為企業強化創新研發布局、拓展海外市場添彩賦能。
“人才、營商環境、產業生態,園區在這些方面的集成優勢是我們選擇落戶于此的原因。”談及此次深度合作,海昌隱形眼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建良頗為感慨。
去年5月,海昌隱形眼鏡為提升研發能力、拓展研發團隊,在長三角展開考察,并向多個城市拋出“橄欖枝”。“最令我們驚喜的是蘇州工業園區。得知我們有意向打造創新研發中心,園區招商條線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對接,并來到丹陽工廠,一方面了解項目,另一方面則推介園區的發展情況和產業優勢。”在陳建良看來,這種“積極”“主動”讓企業感受到了園區對企業的真誠,以及對項目的重視。而這種“親商”理念也一以貫之在日后的每一次接觸中。
為了尋找最適合的落地場所,海昌團隊兩次來到園區,在招商人員陪同下,一次又一次地看場地。“我記得當時是30多度的高溫天,園區招商人員不厭其煩地帶著我們看了六、七個產業載體,包括生物醫藥產業園、2.5產業園等,結合企業發展需求,擇優落地。”陳建良回憶說。
從計劃打造創新研發中心,到項目落地、業務有序推進,整個過程耗時僅六個月,陳建良用“相當高效”來形容落地的效率。據介紹,海昌以往的研發中心主要側重產品應用與設計,此次新落地的創新研發中心聚焦產品原料配方,主要開展含硅化合物及其他材料研究,包括藥物緩釋、硬鏡、人工晶體、光固工藝、智能制造等技術研究,將助力生產工序合格率提升,同時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佩戴體驗。“在拓展新的研發方向時,我們需要一些深度的專業人才。園區醫療產業生態完善、人才集中,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又集聚了眾多高校,對我們招攬專精人才非常有利。通過創新研發中心,我們希望加強對上游產業鏈的深度定位,助力海昌隱形眼鏡未來在技術創新、產品研發等方面進一步提升,從而在市場保持領先優勢。”陳建良說。
目前,海昌創新研發中心已經與東南大學、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、蘇州大學、西交利物浦大學等多所高校達成交流合作。未來,研發中心將繼續擴大在學術、產業等領域與各方的合作,加大產品研發和創新投入,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技術,做大做強,助力園區醫療器械領域強鏈補鏈。
編輯 嚴春霞
2025年2月28日

